防水行业急需“吐故纳新”
添加日期: 2025-03-08
作为在整个建筑工程造价中占比极低的小行业,防水行业却因为经年累月的建筑渗漏凸显出越来越严峻的大问题,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受到更多的关注。
放眼当下,低价竞争、非标产品充斥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成为防水行业的家常便饭。随着淘汰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了解也逐渐加深。那么,淘汰之后究竟该怎么办,究竟什么才是防水市场的优质供给是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
毋庸置疑,在各行各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防水行业同样也面临着优胜劣汰、转型升级的拐点。品质品种低劣、污染性大的防水材料必须要尽快退出历史舞台,而优质的、性能相对稳定的、工艺相对成熟的防水材料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供给端着力 防水材料应与国际同轨
正如业内专家所指出的,建筑历来被称作百年大计。营造建筑堪称人类社会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最大的活动,建筑物越耐久越有价值。
防水工程就好比建筑的外衣,而编织这件外衣的材料就是防水产品。
据了解,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卷材的TPO等,都是大类高分子材料,是受业内认可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材料。
一方面,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由改性沥青涂层+高强胎基+改性沥青涂层组成的,优势在于其结构致密、憎水、耐老化;与水泥混凝土等材料永久性粘结附着,且耐水浸润、不脱落;是蠕变材料,具备一定自愈性。另一方面,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方便,其采用的热熔工法也更加成熟可靠。
此外,在美国,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占相当大的比重;在欧洲,防水材料以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主;日本使用的防水材料基本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同。
放眼世界,国际上目前新产品开发和应用的主体基本围绕着节约能源、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节省劳力、施工简便、安全高效等方向。比如,太阳能屋面在德国的启动、TPO卷材的高速增长等等,充分体现了这些理念。
优胜劣汰本应该是常态,但市场不够理性,低价无序竞争之下,劣币反而驱逐良币。对于我国的防水行业而言,从供给端入手着力改善防水材料的品质是当务之急。如果防水行业还固守落后的产品和技术,那么必定会被时代大潮甩在身后。
更为重要的是,在防水行业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只有淘汰落后产品,在品种、质量和技术上与世界同轨,才能在防水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取得更多话语权。
绿色建筑大势所趋 绿色防水保驾护航
过去的十年是防水行业快速发展的十年,这十年里既取得了很多成绩,也遇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落后产能过剩加剧,假冒伪劣和非标产品盛行,居高不下的建筑渗漏率依然是行业发展的桎梏。
唯有求质才能行远。提供优质供给才能真正提升老百姓的居住品质。
业内专家表示,过去几年防水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只是某一些方面,比如提高产品标准、质量,进行政府监督检查,推动产品质量的提升。
对于防水企业而言,要想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环保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型防水材料,不论是海绵城市还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以及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装配式建筑,都是未来防水行业要迎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此外,施工不当以及人员操作技能方面,对渗漏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施工人员的培训规范施工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从材料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转型的过程中,防水行业正经历人才培养创新的重大变革。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需要的日益提高,不断开发海绵城市、海洋工程、地下综合管廊、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既有屋面翻新等领域的增量市场,推动防水行业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都成为应有之义,包括借助一带一路树立在国际市场的防水品牌都将成为行业提质增效的新增长点。
也只有在政府、协会、企业的各方合力之下,防水行业才能吐故纳新,回归到市场优胜劣汰的常态,走向绿色发展的新路子。